(网络图)
运河三岔口——四女寺
沿河堤东去,即将离开故城县的运河,一水如带,缠绵宛转,似有依依不舍。 草色青润,河床敞开,像是一个越来越宽大的怀抱。遥遥的,前面一座巍然矗立的建筑把运河拦腰截住。 这,就是京杭大运河上最大的水利工程——四女寺水利枢纽。
它位于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、武城县和河北故城县两省三县(区)交界处,是漳卫南运河中下游重要的控制性节点工程。 枢纽把汹涌的运河水一截为三,从南进洪闸下泄至老减河,从北进洪闸下泄至岔河,然后两河汇合成漳卫新河,入渤海;经节制闸的河水,走南运河,经德州、景县、阜城、沧州,直抵天津入渤海。
历史上,四女寺常因上游汛期来水陡涨、下游排水不畅而冲决堤岸。明代于此开挖减河,建减水闸(清代改为滚水坝),以分减行洪压力。民国年间,减河“入口处仍遗有砌石之溢流堰残迹,但淤塞几乎不能应用,河身亦变成旱田而无减河之价值”。 新中国成立后,党和政府即着手实施运河及四女寺减河扩大治理。 1957年11月——1958年5月,两河(四女寺减河、南运河)上口修建进洪闸、节制闸和船闸,以控制两河流量及发展航运。 1963年大水后,鉴于该工程不能满足泄洪需要,1972年10月——1973年7月对其进行扩建与改建,在原进洪闸(今南进洪闸)与节制闸之间增建分洪闸(今北进洪闸),闸下新辟岔河于河北吴桥大王铺附近与四女寺减河汇合,原进洪闸更名为南进洪闸。同时对节制闸及船闸进行改建。船闸可通行400—1000吨级船队,后因河道水量减少,航运条件丧失,从70年代中期开始停用。
四女寺是大运河上的一个重要节点,上承卫运河(漳、卫河于徐万仓汇流后至四女寺一段河道,民国后始称卫运河),下接南运河。 历史上,武城县四女寺还是个远近闻名的千年古镇,也是当时卫运河上的重要码头,常年商贾云集,繁华非常。历朝官府设漕运、盐铁、税收、商业等多个管理机构于此,有“恩县衙门在寺上”之说。 四女寺在我国西汉年间曾名安乐镇,后因四女孝亲的故事而更名为四女寺。
相传,西汉景帝时,安乐镇有一乐善好施的傅氏夫妇,年届五十,膝下只生四女,皆姿色出众,聪慧过人。因父母无男儿,四姊妹为侍奉双亲,改着男装,矢志不嫁,共祝二老长寿,同时为表心愿,各植一槐,对天盟誓:“槐枯则嫁,槐茂则留”。 为争养双亲,四姊妹各暗中用热水浇她人之槐,以期烫死,免得贻误其他姊妹青春。殊不知,热水浇槐槐愈繁茂,结果四女同室事亲,朝夕焚修,日夜诵经,卷不释手,以祝父母长寿,遂修道成仙,举家超升。 人去迹存,四棵槐树依然亭亭玉立,世人遂改安乐镇为四女树,后人为纪念四女,使其德世代相传,便为其建祠塑像、树碑立传,后又将四女树更名为四女寺,沿传至今。
运河生生不息,故事也生生不息。 大闸之上,我们遇见一对七十多岁的老年夫妇,老爷子曾是1972年大闸工程的建设者之一,带老伴从二百里开外回来,重访生活过劳动过的地方,找寻曾经的记忆。 四十多年前,他和众多民工吃睡在工地,鸡鸣即起,合露而眠,泥一身汗一身,一呆就是多半年。 时隔多年,大闸依然威风凛凛、傲然于世,和老爷子走过桥头的骄傲身姿相得益彰。 运河,带走的只是时光,它的各种故事和传说都成为土层,被历史刻下,中间隔着的,不过是一骑轻尘。
(网络图)
|